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志象网(ID:passagegroup),作者刘荻青。
在缅甸,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成功故事就是Wave Money。
当缅甸移动钱包提供商Wave Money于2017年推出时,着实为当地银行业敲响了警钟。缅甸政治家昂山素季的顾问Sean Turnell表示:“传统观点一致认为,移动货币和电子、数字产品在缅甸行不通,因为人们缺乏对虚拟货币的信任。他们想要实物货币,黄金和翡翠才是财富的象征。”
“因此,银行一开始的自满情绪,在看到了Wave Money增长后瓦解,它们就想:‘好吧,我们也要这样做’。” Turnell说。
让缅甸传统银行业“嫉妒”的Wave Money,在这几天找到一位中国好友。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集团宣布,与Wave Money达成战略合作,蚂蚁金服将出资7350万美元成为Wave Money的非控股股东。
蚂蚁金服和Wave Money的合作,是想要触及缅甸消费者和小微商家,为他们提供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和数字金融服务。双方的合作,也是想借阿里巴巴的技术,推动缅甸的手机支付业务,并加大Wave Money在缅甸市场的占有率。
多数缅甸人对银行业并不信任,该国约有90%的人没有银行账户,安全的移动支付就变得十分必要。在缅甸,智能手机普及率也高达90%,这也为数字金融的发展铺好了路。
而被称作“缅甸支付宝”的Wave Money本身也自带一些中国“基因”。其背后的集团是由华裔富商潘继泽(Serge Pun)一手打造的,集团旗下拥有40多家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银行、房地产开发、汽车分销等。
因为缅甸政局动荡,当年12岁的潘继泽来到北京,后又辗转到了香港,受当时的经验启发,创办了恒泽集团(Serge Pun & Associates),并最终成为了缅甸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
1
“优等生”Wave Money
Wave Money是缅甸佑玛集团以及挪威移动通信企业Telenor的合资公司,佑玛集团旗下又包含佑玛战略控股有限公司(Yoma Strategic,简称“佑玛战略”)和佑玛银行(Yoma Bank)。
在蚂蚁金服此次注资后,虽然并未披露所持股份,但据日经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称,三方对合资公司的出资比例基本相同。
佑玛战略的CEO Melvyn Pun说:“缅甸政府和私营企业正在加速他们的数字化进程。养老金、住房抵押贷款、贷款结算和票据支付都在走向电子化。只有当习惯形成,并产生明显的便利性时,才会凸显这种趋势。”
但Wave Money的出现确实符合缅甸的种种特性。
在缅甸,银行很难吸引到客户。时间回到2003年,缅甸暴发了一次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几家非正规金融公司倒闭,民营银行遭挤兑,导致行业内缺乏流动性。这之后,缅甸人对银行业的不信任挥之不去,人们更愿意囤纸币。
缅甸现在约有5500万人口,但约90%的人没有银行账户。也难怪银行不得不用尽各种战术,例如,在数字领域大举投资,以吸引更多客户。
想要在数字金融领域触及客户,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缅甸极高的智能手机覆盖率,这一比例高达90%。
缅甸第二大银行Aya Bank的首席财务官 Azeem Azimuddin说:“触及客户的最佳方式,就是在他们选择的设备上提供服务,现在的人们在智能手机上做一切事情。”
在移动设备上发展数字金融,让缅甸银行业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要说2018年,银行拥抱数字支付是怕自己比别家落后,但仅仅过了一年,通过智能手机使用数字金融应用的人数就大幅增长。
目前,缅甸电子钱包市场已经饱和。例如,当地四大电信公司都有电子钱包产品,像国有企业MPT就在今年1月推出了MPT Money。
缅甸CB Bank的董事总经理(业务)Thein Zaw Tun 说:“移动钱包业务主要由缅甸当地的电信运营商主导,银行正瞄准更高一级的业务。”
不过,数字金融竞争也在逐渐加剧。“Wave Money和KBZPay(由缅甸最大的私人银行KBZ Bank运营)在移动支付市场开了个好头,但在战略上,我们发现仍然很难打,因为四大电信公司已经分食了很多,现在又有银行加入。” Thein说。
Wave Money算得上是缅甸数字金融市场的先驱之一,据悉,它们目前的用户数约有2100万。在缅甸城乡,Wave Money运营着5.7万多个“Wave Shop”网点,覆盖近九成乡镇一级行政区划。Wave Money 的电子钱包Wave Pay可提供汇款、转账、缴纳水电费和话费充值等服务。
2
缅甸华裔商人的金融帝国
在缅甸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若追根溯源,Wave Money背后的老板还是位缅甸华裔富人——潘继泽。
这位缅甸最成功的大亨之一和中国渊源颇深,潘继泽日后的投资生涯在一定程度上也和中国生活的那段经历分不开。
曾经,身无分文的来到香港,潘继泽回忆起香港岁月时说道:“1973年刚到香港时,全身上下只有5港元,但那是我所拥有的一切。那年我20岁,有着一身力气,我知道我必须活下去。”
1953年,潘继泽在缅甸仰光出生,祖籍广东,父亲是缅甸华侨。和困难斗争围绕着潘继泽的一生。在他的孩童时期,1962年,缅甸奈温将军发动军事政变,开始进入长达半世纪的军政权统治。
鉴于缅甸对外国居民和企业的抵制,潘继泽和家人只好被迫告别仰光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于1965年举家搬到北京。然而好景不长,9个月后一家人又卷入到文化大革命中。
当时年仅12岁的潘继泽与父母和四个兄弟姐妹分开,与1500名孩子跟着红卫兵去到云南农村。“四年时间,我们徒手建起了一座大坝,” 潘继泽说,“住在用竹子搭的棚屋里,床是用树枝搭的。没有电,冬天我们也只能在河里洗澡。他们只给我们提供最基本的主食——米饭,剩下就要靠自己。如果部队里种菜养猪,就可以吃肉。否则,就只能吃到干菜,味道尝起来很糟糕。”
后来辗转到了香港,但留给时年20岁的潘继泽的选择并不多,他做着一些收入微薄的工作,用船舶运送物资,销售空气净化剂等等。他说:“我没有受过教育,没写过论文,也没有学历。我会说普通话、缅甸语,但不太会说英语。除了当时一起生活的远房亲戚以外,我几乎谁也不认识。我觉得自己惟一能做好的事情就是成为销售员。”
发现了自己在销售上的长处。潘继泽找到了新机会——销售房地产,他的投资生涯也始于此。日后,潘继泽在1983年创办了恒泽集团,专攻房地产业务。初期,公司仅在香港开展业务,而后业务范围才逐渐扩大到周边地区。
几年后,缅甸推翻了奈温将军的统治,开始建立市场经济。潘继泽说自己一直很想念缅甸,当1989年重新踏上缅甸的国土时,当地对投资迫切的需求让潘继泽惊讶,他形容自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信念,想为曾经繁荣的缅甸做些什么。
1991年,潘继泽在缅甸开展业务,彼时,缅甸刚通过一部外国投资法案。1993年,潘继泽就获得了一张银行牌,随即成立了佑玛银行,目前是缅甸最大的私立银行之一。
结束了青年时期的动荡,如今的潘继泽早已是庞大的商业帝国掌门人。目前恒泽集团旗下已发展出超过40多家公司,业务范围包括银行、房地产开发、农业综合企业、医疗服务和汽车分销。
而佑玛战略是恒泽集团于2006年进行收购后成立的,随即就于当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成为了缅甸在国际上市的公司。
3
银行业和数字金融的碰撞
不得不说,Wave Money的出现激发了缅甸银行业的斗志。但这一切也就发生在近几年。
2018年,缅甸就有高达80%的手机普及率,数据使用可能与欧洲发达经济体看到的水平相当。但高智能手机普及率和低银行账户渗透率形成了鲜明对比,绝大多数缅甸人都在使用现金交易。
如果和中国作比,智能手机的普及极大的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应用。人们把交易转移到线上,不少应用拥有直观的购物页面、内置支付功能、托管服务等选项。以缅甸商户为例,他们每天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但财务生活却几乎完全是在线下进行的。
再加上,许多缅甸人没有银行账户,银行也在尝试如何让他们选择自己的服务。例如,KBZ Bank已将其移动钱包和银行应用程序连接起来,试图在该国金融体系与广大无银行账户人口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除了大银行,规模较小银行也不甘在数字金融变革的潮流中落后。AGD Bank和UAB Bank,也对数字业务感兴趣。但它们正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扩大数字业务,包括采取战略合作,像UAB Bank的重点就是金融科技。
UAB Bank董事总经理兼CEO Christopher Loh总结了他的数字化方法:“要么自我破坏,要么因被破坏而死亡,”他说,“我们不能再像传统银行那样思考,必须创新。”最近,他在UAB Bank设立了金融科技部门。
缅甸国内公司并不是当地数字市场的唯一参与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缅甸旅游,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在缅甸,当地人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是违法的,因此,在和当地旅游业相关的酒店和其他企业中,已经出现了非法账户市场。
“在中国有各种代理,出售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账户,他们会创建一个收费账户,代理负责把微信帐户中的钱取出来。昂山素季的顾问Sean Turnell说, “然而有些人,尤其是从事跨境贸易的人,有足够的智慧和人脉,他们会自己想办法。”
在中国到缅甸的旅游业发展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突然出现,让缅甸政府措手不及。Turnell说,“对缅甸货币当局来说,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你可以看到缅甸的货币系统正在走向数字化。政府已经对其进行了打击,现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将被纳入合规系统中,也意味着二者必须要在缅甸国内银行系统上运作。”
缅甸的银行正一猛子扎进数字金融领域,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还是要取决于金融体系里的每一个人。
END
如有兴趣投稿、商务合作、或求职
欢迎添加微信:505638092或扫码加好友
推荐
阅读
我们为您准备了7点5度的文章精选,如您感兴趣,
请点击下方图片链接。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作者:Alan船长 来源:Alan船长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出海笔记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